广告

北京行驶记录仪交通部粤标怎么办理,粤标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1/3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本标准内容适用于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中,安装在运输车辆上的车载终端。主要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车载终端的一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 安装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描述的技术规范在继承国家标准和交通部标准(GB/T 19056、JT/T794、JT/T 1076)的基础上,扩展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智能视频监控包含辅助驾驶、驾驶员状态监测与报警、车厢过道行人监测、右侧盲区监测等功能。辅助驾驶在满足JT/T 883的基础上,增加对前向车距过近、实线变道检测、前向行人碰撞报警和交通标志识别功能;驾驶员状态监测与报警以交运办 〔2018〕115号文件为指导思想,增加驾驶员身份识别、单次连续驾驶超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保人、车、卡统一和数据的)、生理疲劳和未系安全带报警。此外,为加强长途客运和重货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增加了车厢过道行人监测和右侧盲区监测功能。

GB 5768.3-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 19056汽车行驶记录仪
GB/T19392-2013车载卫星导航设备通用规范
GB/T 26149-2017基于胎压监测模块的汽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
GB/T 26773智能运输系统车道偏离报警系统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GB/T 33577智能运输系统车辆前向碰撞预警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
JT/T 794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
JT/T 107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终端技术要求
JT/T 883营运车辆行驶危险预警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JT/T 1242-2019营运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
JT/T 1274道路货物运输车辆类型划分
GA/T 83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5功能要求
5.1基础功能
终端基础功能应符合JT/T 794中5.1~5.15和JT/T 1076中5.1~5.11的要求,其中:
a)人工报警应符合JT/T 794中5.9.2的要求;
b)超速报警功能应符合JT/T 794中5.9.3超速提醒要求;
c)天线断开提醒、终端故障提醒、侧翻提醒和碰撞提醒应符合JT/T/794中5.9.3自动提醒中的相关要求;
d)人机交互功能应符合JT/T 794中5.11的要求,应能通过语音报读设备与显示设备与驾驶员进行信息交互;
e)多中心接入功能应符合JT/T 794中5.13的要求,并支持以域名方式同时接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监控中心。

5.2.3 车道偏离报警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终端能够探测车辆相对于车道边界的横向位置,满足报警条件时,应能够触发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终端车道偏离报警功能应能在白天、黄昏、夜晚、黎明等不同光照条件下正常工作;
b)能够检测到符合GB5768.3-2009规定的下列车道线:
——黄色和白色实线;
——黄色和白色虚线;
—双黄和双白实线;
——双黄和双白虚线;
—黄色和白色虚实线。
c)功能应符合GB/T 26773中4.3.2的要求;
d)当驾驶员在变线或转向动作前正确打开转向灯,终端不应触发车道偏离报警;
e)当有刮水器动作时,报警系统应正常工作;
f)检出率和准确率均不低于95%。

5.2.4实线变道报警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终端能够探测车辆相对于车道边界的横向位置,满足报警条件时,应能够触发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终端实线变道报警功能应能在白天、黄昏、夜晚、黎明等不同光照条件下正常工作;
b)能够检测到符合GB 5768.3-2009规定的下列车道线:
——黄色和白色实线;
——黄色和白色虚线;
——双黄和双白实线;
——双黄和双白虚线;
——黄色和白色虚实线。
c)功能应符合GB/T 26773中4.3.2的要求;
d)当驾驶员实线变道时,无论驾驶员是否正确打开转向灯,终端应触发报警(当未打转向灯进行实线变道时,报实线变道);
e)当有刮水器动作时,报警系统应正常工作;
f)检出率和准确率均不低于95%。

5.3 驾驶员状态监测与报警
5.3.1驾驶员身份识别
终端应具备驾驶员正脸抓拍和驾驶员人脸分析识别功能,当驾驶员变更时主动向监控中心上报驾驶员变更事件和驾驶员正脸图片:
a)设备应具备本地驾驶员面部特征识别功能;
b)终端检测到驾驶员离开监控画面再返回时,应能将重新出现的驾驶员面部特征与离开前的驾
驶员面部特征相对比,若驾驶员面部特征不同,则产生驾驶员变更事件,触发远程报警;
c)当平台发起主动抓拍请求时,终端应能立即抓拍驾驶位照片,并上传到平台处理。
5.3.2单次连续驾驶超时报警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终端应能分析驾驶员面部特征,自动统计单次连续驾驶时长,并按照下列情况进行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
a)超时驾驶阈值定义和设定方法符合JT/T794中5.9.3疲劳驾驶提醒的要求;
b)当连续驾驶时长达到阈值前0.5h时,提醒驾驶员休息;
c)连续驾驶时长超过阈值时,进行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车内报警建议为驾驶时长报时提醒;
d)统计和报警准确率不低于95%,报警总延迟小于1.5s ;
e)车内报警和远程报警时间间隔一致,应介于600s 至1800s之间。

航天检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北京行驶记录仪交通部粤标怎么办理,粤标”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行驶记录仪交通部粤标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企业认证>行业认证>北京行驶记录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