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 |
ISO9001 |
面向地区 |
全国 |
五、采购方面要求:
29.合格供方评定记录(包括外协代方的评定记录);以及对供货的业绩评价的材料;
30.合格供方评质量台帐(在某个供方采购了多少材料,是否合格),采购质量统计分析,是否完成质量目标;
31. 采购台账(包括外协产品台帐);
32. 采购清单(应有审批手续);
33. 合同(应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六、库房要求:
34.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明细台帐;
35. 工具名细台帐;
36.量具明细台帐(应包括量具检定状态、检定日期、复检日期)及检定的证书的保存;
37. 不合格量具、工具的控制(报废手续);
38. 量具检定记录;
39.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标识(包括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40. 入、出库手续;
八、生产方面要求:
46. 年度生产计划;及生产、服务过程实现的策划(会议)记录;
47. 完成生产计划的项目清单(台帐);
48. 不合格品台账;
49. 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
50. 半成品、成品的检验记录及统计分析(合格率是否达到质量目标);
51. 产品的防护、仓储的各项规章制度、标识、安全等;
52. 各部门的培训(业务技术培训、质量意识培训等)计划、记录;
53. 作业文件(图纸、工艺规程、检验规程、操作规程到现场);
54. 关键过程一定要有工艺规程;
55. 现场标识(产品标识、状态标识、设备标识);
56. 生产现场不能出现未经检定的量具;
57. 各部门的每一类工作记录要装订成册,便于检索;
十、人力资源要求:
62. 岗位人员任职要求;
63. 各部门培训需求;
64. 年度培训计划;
65.培训记录(包括:内审员培训记录、质量方针和目标培训记录、质量意识培训记录、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记录、技能培训记录、检验员上岗培训记录,均应有相应的考核评价结果)
66. 特殊工种名单(经有关负责人批准上岗的、及有关证件);
67. 检验员名单(经有关负责人任命,并规定职责和权限);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评审
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不充分,特别是地方法规、客户的要求未识别到位;
2)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未进行适用性评审,未能识别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中具体的适用条款;
3)未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分发至相关部门、岗位人员;
4)未及时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更新,对已修订、更新、作废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未能及时重新识别、收集、评审。
企业实施ISO9001认证可达到的效果
1.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负责ISO9001认证的认证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机构,对企业的品质体系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这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品质体系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以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可获得国际贸易“通行证”,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许多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设置了种种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其中非关税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在技术壁垒中,又主要是产品品质认证和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壁垒。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内,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排除了关税壁垒,只能设置技术壁垒,所以,获得认证是消除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
3.可使企业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贸易竞争的手段主要是价格竞争和品质竞争。由于销售的方法不仅使利润锐减,如果构成倾销,还会受到贸易制裁,所以,价格竞争的手段越来越不可取。70年代以来,质量竞争已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主要手段,不少国家把提高进口商品的质量要求作为限入奖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措施。实行ISO9000国际标准化的品质管理,可以稳定地提高产品品质,使企业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4.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按照国际间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惯例,合作双方在产品(包括服务)品质方面有共同的语言、统一的认识和共守的规范,方能进行合作与交流。ISO9001体系认证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信任,有利于双方迅速达成协议。